- 云居寺塔
- 在北京房山县南尚乐水头村,距市中心75公里。
寺依山而筑,坐西朝东,中路有五层院落,六进殿宇;南北两路有僧房客舍及行宫院落,两侧各有砖塔一座。
为隋代幽州智泉寺僧静瑰所建,在抗日战争期间毁于炮火,现仅存一座北塔及其四隅的小石塔。
静玩承其师慧思遗志,发愿刻造石经,从隋大业年间至唐贞观十三年(公元639年)逝世,三十年间刻经不辍。
云居寺东北方石经山有藏经洞,收藏所刻经板。
静碗死后,历代有人续刻,自隋至明,共开凿藏经洞九个,藏石经板四千一百九十五块,辽金时又在寺南侧挖穴,埋藏经板一万零八十二块。
辽天庆七年(1117年)在穴旁筑塔,即云居寺南塔,也称压经塔。
现存北塔,叫舍利塔或罗汉塔高30米。
塔身二层锥形顶,也是辽代所建,四角尚存四座唐代方形小石塔。
云居寺及石经山附近,还保存有唐代、辽代石塔及辽代砖塔共六座,这些佛塔和石经板,都是研究中国书法和宗教史、美术史的重要实物资料。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